登陆
  •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回到旧版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教育理念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历届领导
    • 校园风景
  • 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
    • 校园公告
    • 鸣凰中学微信公众号
  • 学校荣誉
  • 教学科研
    • 科研督导
    • 教学工作
  • 德育阵地
    • 德育经纬
    • 团队阵地
  • 党工建设
    • 支部园地
    • 工会在线
  • 后勤安全
    • 安全保卫
    • 后勤保障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校园公告
鸣凰中学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公告
校园公告

武进区鸣凰中学关爱特需学生实施方案 (2025-2027年)

发布者:马洪生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5-05-08 16:20:28

武进区鸣凰中学关爱特需学生实施方案

(2025-2027年)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践行“广结同心,玉兰花开”教育帮扶传统,以“精准关爱、长效帮扶”为理念,通过教师与特需学生结对帮扶,构建校家社协同“全员育人、全程关爱”的育人体系,为特需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二、活动目标

1.精准识别特需学生,涵盖学业困难、心理特需、家庭特需、涉案涉罪、残疾、经济困难以及因其他原因导致特需的学生,建立健全一人一档、动态管理的信息档案。

2.保障特需学生接受初中教育的权利,确保零辍学,为其提供持续稳定的教育支持。

3.加强特需学生心理健康关爱,完善心理健康监测和干预机制,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4.整合社会资源,为特需学生提供生活帮扶、学业辅导、兴趣培养等多元化、个性化服务,促进其全面发展。

5.增强教师育人责任感,深化学校德育品牌,营造全员育人、家校协同的良好氛围。

三、实施对象

1.特需学生:

学业困难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成绩长期落后。

心理特需学生:性格孤僻、遭遇家庭变故、人际关系紧张等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

家庭特需学生:包括低保、单亲等特需家庭的学生,以及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的学生。

涉案涉罪特需学生:有涉案涉罪情况的学生。

残疾特需学生:身体或智力存在残疾的学生。

经济特需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学生。

其他特需学生:如留守儿童、罹患重大疾病、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

2.结对教师:

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党员教师带头参与,其他教职工自愿报名参与,优先考虑班主任及骨干教师。

四、结对要求

1.结对方式:

1名教师结对1名学生(根据学生需求动态调整)。

结对周期为1学年,可根据实际情况续签。

2.匹配机制‌:

‌学生类型‌

‌匹配教师原则‌

‌帮扶重点‌

‌学业困难学生‌

学科骨干教师

个性化辅导、学习方法指导

‌心理特需学生‌

班主任/心理咨询资质教师

心理疏导、家校沟通、兴趣培养

‌家庭特需学生

校领导、中层干部、党员教师优先

家庭教育指导、关心关爱谈话、生活关怀、学业支持

涉案涉罪特需学生

法治观念强的教师(配合法治副校长工作)

法治教育,引导行为规范,协助回归正轨

残疾学生

熟悉特殊教育的教师(结合融合教育资源)

特殊教育支持,促进融合发展,保障受教育权利

经济特需学生

校领导、中层干部、党员教师优先

资助政策落实到位,链接社会资源

‌留守儿童‌

青年教师

活力陪伴、情感陪伴、安全教育、亲子关系协调

五、主要措施

1.心理关爱,呵护成长。进一步完善监测机制,开展好入学普测、成长过程分类测、重点学生监测等常态化心理健康测试工作,针对性做好心理疏导、危机评估、跟踪指导等服务,实行特需学生“一生一策”和“毕业档案转接”工作。

2.教师结对,引领成长。针对家庭特需儿童,发动组织校领导、中层干部、党员教师等与特需儿童进行一对一结对,确保特需学生人人有帮扶。定期开展关心关爱谈话、学业辅导等,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加强家校沟通,定期与特需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交流学生情况,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3.法治教育,规范成长。学校配备2名法治副校长,每学期进校开展法治宣讲。开展强制报告工作。对校内严重违纪,校外涉案的学生,与校外不良青年接触过密的学生,主动与鸣凰派出所、区团委、区妇联、关工委和所在社区对接,加大协同工作的力度。

4.特需融合,助力成长。深入实施《武进区普通学校融合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关爱特需学生成长,坚持应随尽随、应融尽融,保障特需学生受教育权利。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区特校阵地作用,做好普校融合教育巡回指导,一起护航特需儿童成长。

5.精准资助,促进成长。按《常州市武进区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每学期发放资助经费。与慈善总会、社会公益机构联动,每年开展“爱心助学”等活动。加强学籍管理,确保经济特需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从根本上杜绝学生辍学现象。

6.全面关爱,护航成长。全面掌握罹患重大疾病、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其他特需儿童的基本情况,及时解决特需学生在接受教育、关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特需学生教育保障工作措施,健全关爱制度体系,形成长效教育关爱机制。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见识。

六、实施步骤

1.筹备阶段。学校全面摸排特需学生底数,详细了解家庭、生活、学习、健康等状况,建立信息档案并及时更新。发布活动通知,组织教师报名。

2.匹配阶段。依据学生需求和教师特长,完成结对匹配。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明确双方职责,确保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3.实施阶段。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教师每月至少与结对学生谈心谈话1次,每学期至少参加联合家访1次。学校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每学期不少于1次,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加强对帮扶过程的监督和指导。

4.总结阶段。学校提交年度帮扶工作总结,进一步完善、并推动帮扶工作持续发展。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工作。学校成立特需学生关爱工作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2.强化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邀请心理专家、教育名师开展帮扶技能培训,提高教师捕捉敏感信息和关爱特需学生的意识和能力,提升早发现、早干预能力。

3.加大宣传力度。在充分保障学生隐私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关爱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的良好氛围。

4.评价激励机制。将结对帮扶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表现优秀者优先评优评先,对帮扶成效显著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激发教师参与帮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资源联动保障。联合社会帮扶基金、公益组织、校友资源等,为特需学生提供物资或资金支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帮扶合力,确保帮扶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有效实施。

八、注意事项

1.尊重学生、家长个人意愿,坚持自愿原则,不搞形式主义结对。

2.尊重学生隐私,避免公开讨论敏感问题,保护学生自尊心,确保帮扶工作在安全、信任的环境中进行。

3.帮扶需注重持续性,避免“形式化”“短期化”,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持续关注学生成长。

4.及时关注帮扶过程中的突发情况,灵活调整策略,确保帮扶工作适应学生变化,有效解决问题。

5.与“广结同心,玉兰花开”、“168爱生行动”等传统帮扶项目相结合,整合资源,形成帮扶合力。

武进区鸣凰中学

2025年4月30日

附:武进区鸣凰中学特需学生关爱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徐文明   副组长:花晓东、钱一锋

组员:马洪生、薛文彬、虞彩霞、薛立新、荆雪峰、杨晓炜、陆桥云、陈飞、王敏兰、倪格格、陈成、周亚玲、袁彩娣、全体班主任老师






友情链接: 中国禁毒网| 武进教育信息网| 常州教育网| 江苏教育| 省智慧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学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11号
今日统计:  本月统计:  全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