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7年)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师德讲堂建设,引导学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教育情怀,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二、活动目标
1.强化爱岗敬业意识。通过三年活动,使教师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将爱岗敬业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严谨治学、精心施教。
2.增强关爱学生情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了解学生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提升家校协同育人能力。积极与家长合作,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校协同育人氛围。
4.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深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熟知并践行职业道德要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教育、教学中展现良好的师德形象。
三、工作要求
1.学习师德规范,明确职业要求。每月集中一次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常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等师德文件、法律法规,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准则内涵。积极开展师德反思活动,教师主动撰写师德反思报告,并在年级部或学科组内进行交流分享。
2.宣讲优秀事迹,弘扬师德风尚。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师德讲堂,人人参与,三年中至少一次上台宣讲,讲自己的事,讲身边的事。分享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平凡事迹,每年5-6月,组织教师开展“我的教育故事”征文和演讲比赛。
3.学习政策文件,明确队伍建设方向。组织教师学习各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精神,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常州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举措(2025—2030年)》等,了解国家和地方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和政策措施。
4.落实队伍建设要求,提升自身素质。学校指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支持,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通过教师教学业绩、学生满意度调查、教师专业发展成果等多方面指标,制定改进措施,持续推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学校成立师德讲堂活动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师德讲堂活动的组织领导。学校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将师德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党员教师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活动,引领广大教师提升师德水平。
2.全员参与,持之以恒。学校要求全员参与师德讲堂活动,做到人人受教育、人人有提高。师德讲堂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坚持常态化开展,并将师德讲堂活动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日常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确保活动有序推进。
3.注重实效,广泛宣传。活动将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注重解决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撰写心得体会,将所学所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等多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师德讲堂活动的意义、内容和成效,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4.完善资料,规范管理。学校根据区教育局师德讲堂三年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内容、时间、组织形式和保障措施等,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并上报区教育局备案。安排专人负责师德讲堂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资料齐全、规范,便于查阅和总结经验。
5.加强考核,强化监督。建立健全师德讲堂活动考核评价机制,将教师参与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个人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内容之中。
武进区鸣凰中学
2025年4月30日